武俠,大概是深入中國人骨髓的一種文化情結。從光明頂到聚賢莊、全真七子到江南七怪,大約但凡隨便找個中國人都能給你來上兩段;而對這些經典情節如數家珍的背后,便是中國人骨子里那拭不去的俠氣。
2007年,暢游公司歷時三年研發的武俠網游《天龍八部》問世,開啟了金庸武俠MMO的先河。有多少玩家還記得起,“123過,456留”、“幫助給個商,今天星期六”、“沖虛加多少”、“不群不怒圍好”?
——那是一個MMO的時代,也是一個屬于武俠的時代。
(相關資料圖)
爾后隨著智能機的普及,游戲逐漸從PC走向了移動;《天龍八部手游》也在端游內容的基礎上順勢實現了移植。只可惜匆匆六年來,同期的一些MMO逐漸式微,但逆風而行的《天龍》不但沒有倒下,反而沖上了6000W玩家的無上盛世。這其中除了它經典IP的影響力,更多的是幾代天龍人致力傳承和創新所付出的努力。
傳承——文化的延續從未停止
也許你曾在游戲中無數次用大力金剛掌擊退副本中的敵人,但你又是否知道現實中這門內外兼修的硬氣功是如何煉成的呢?你也曾無數次躲過耶律辛城墻上的箭雨闖過險峻重重的雁門關,但你又是否親眼見過三次元中這“中華第一關”的雄偉呢?——通過與少林和雁門關景區的文化聯動,《天龍八部手游》交出了一份跨越次元壁的答卷。
2020年“風起蒼山”的年度盛典的游園活動中,玩家們與扮演喬峰、段譽、虛竹等游戲中重要角色的演員在大理暢享了一段沉浸式的“天龍幻境”之旅,隨后的“幻境·音樂會”中又通過塤、洞簫、曲笛等特色民族樂器,喚起幾代人武俠情懷,推廣了國風民樂;游客們與天龍八部COSER王語嫣、段譽等打卡合影,參與“觀山一考”問答獲取獎勵,親身參與制作扎染,體驗多姿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除了大理嵩山和雁門關的文創活動外,還有湘繡、泥塑、敦煌......《天龍》一次又一次尋覓出游戲與現實中那些交錯點,然后巨細靡遺地將它們呈現在大家面前。
誠然,快意恩仇的武俠江湖難免杜撰;但這些真實存在的國之瑰寶卻通過《天龍八部手游》的一次次新文創跳出手機屏,展現出一種殊途同歸的傳承閉環。
創新——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
作為一個時代的刻印,MMO固然有自己值得堅守的驕傲;但在MOBA、FPS、SLG、ARPG等后起之秀異軍突起的今天,繼續故步自封絕非明智之舉。于是在一次次版本更新之后,大家便看到了天龍特色的吃雞“沙漠幻境”,任務中新增的益智解密小游戲,甚至還有像“武當秘案”這樣的互動式電影副本。這些版本的背后不僅僅是對玩家口味的遷就,更是為了讓游戲更適應時代而進行的自我完善。
除游戲內創新之外,我們也曾攜手男裝潮牌JPE推出一系列“武俠國潮”風的服裝,讓人們能夠“把江湖穿在身上”;聯動張藝謀電影《影》,首次定制了游戲內電影前傳體驗;甚至推出綜藝《圓桌武俠派》,邀請竇文濤、方文山等人共論江湖俠道。一路走來,創新之路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但我們卻從未有過哪怕一絲悔心。——因為倘若是“明知可為再為之”,我們也不配再談什么“俠”道了。
結語
俠者,仁心大義,豁目開襟;抗懷物外,益國益鄰。
隨著金老先生《天龍八部》這個IP越來越火,各種“天龍”主題的游戲也層出不窮。作為“天龍”系列的開山人,暢游永遠不會抗拒任何新成員的加入。我們很高興看到,在這些年幾代天龍人的不懈努力下,《天龍八部》這個IP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從2007年最初只有我們暢游一家的《天龍八部》端游到現在市面上已經涌現出數十種“天龍”系列衍生游戲,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并進入到這個IP中來,這正是我們十六年成績積累的最好印證。我們會繼續不矜不伐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也希望每一位“天龍”系列IP的成員都能因胸中的熱愛而發光發熱,那《天龍八部》也必將吸納更多關注并成就永恒的經典。
我不知道游戲世界里那些虛擬的數值能不能算作江湖里的酒肉,——但如果大家覺得能,那這個四月,我們在洛陽廣邀親朋、大宴八方:有珍獸、時裝、金條、坐騎、實物周邊、道具禮包、京東卡.....但凡我們能想到的,大約這次都跑不了。
為了紀念“天龍”十六載,我們還附贈大家一次“穿越之旅”:在慶典月中的洛陽,大家可以看到當年被稱為“敗家一條街”的洛陽造型廣場,滿載情緣記憶的三生樹、江湖人解決恩怨的官方指定點洛陽校場等多處端游“回憶殺”。不論你是從手游開始入坑的玩家還是在端游混過江湖的少俠,只要你來,洛陽都敞開城門倒履相迎。
六載鶯飛草長,《天龍八部手游》已經陪伴了6000W玩家走過無數次寒暑;又是一年四月,少俠們是否別來無恙?
【來源:天龍八部手游官方】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