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整編于:我叫王舒彤,已獲得授權。
這,是一款連小馬哥都親自上手,打的還賊溜的游戲。
這,是一款黑吧炫技,能吸引大量玩家圍觀的游戲,
(相關資料圖)
這,是一款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用的QQ頭像,原來來源于它的游戲!
在已經關服的騰訊游戲里,有這么一款游戲很特別,別的游戲都是沒人玩,運營壓力大所以關服,而它卻是因為“開發團隊解散”而退市。它是為數不多的玩家不罵運營的游戲,也可能是騰訊最不忍心關服的游戲。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款成就了多段愛情,“音速不倒,我們不散”的《QQ音速》。
遙想當年,在經歷了RPG領域失敗的鵝廠,將重心轉向了休閑游戲,為了能與《勁舞團》抗衡,小馬哥跑到韓國海淘來了名叫《R2Beat》的游戲。包子臉、卡通、萌系角色,正是當年流行的畫風,配合上新鮮的滑輪元素以及音游玩法,在那個時間點,只能用一個字形容:潮!小馬哥當即拿下代理權,寄予厚望給他冠上了“QQ”的頭銜,就這樣,我們熟悉的《QQ音速》誕生了。
當年的鵝廠對這游戲有多重視呢?還記得那時候流行點亮的QQ圖標嗎?圖標越多你在小伙伴面前頭抬得越高!QQ音速就是第一款能點亮的獨立QQ游戲,有多少人是為了點亮圖標才去下載的游戲,舉個手我看看。還有啊,我們當年用的這些QQ自帶頭像,也都來自于QQ音速。
當年為了宣傳,小馬哥甚至親自下場表演了一段all combo。(鵝廠試圖要將它推上王座,并用它打開休閑游戲的市場,如意算盤打得像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有一套。然而,鵝廠卻沒料到,這個給予厚望的游戲,竟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代理第一年連網游排行前十五都沒能擠進,送你去貴族學校進修卻考了個平平無奇的成績。
于是,這款游戲就成了鵝廠那邊不成才的孩子,騰訊轉頭就去自主研發新的休閑游戲,這才有了后面的《QQ飛車》、《QQ炫舞》。但也得益于此,《QQ音速》后續的運營并沒有太多的營收壓力,不溫不火的它沒有出現在一款音游里強行逼氪的情況,能通過氪金提升的無非就是外觀,判定,以及道具賽的道具存儲,但競速游戲最終還是會回到比拼技術的競速模式,所以,這個被鵝廠當做阿斗的游戲,才得以成為一眾音游玩家的世外桃源。
至于我個人而言,接觸音速的時間沒有那么長,當年頂著400K的下載速度下了十幾個G的客戶端,最后也是淺嘗輒止地體驗了一下,我很明 白為什么它的核心玩家喜歡這游戲,聊天室熱鬧非凡,競技場高手如云,熱愛音游的你可以在這里找到知己,相信不少玩家一定記得孫燕姿的《第一天》這首歌。也能記起在自由訓練、選擇太空漫步地圖上努力練習過的一首首歌。原創的星星音速日記至今都能回憶起它的旋律。而我到現在都很佩服可以all combo過RP的人,打月亮難度都差點錘爆屏幕的我實名表示羨慕。
但同時也認識到,為什么這游戲這么多年始終不溫不火,實在太挑人了!像我這樣的玩家,是很難在這游戲里堅持下去的。
一,上手門檻太高,玩過《勁舞團》的玩家應該都知道八鍵舞步,而《QQ音速》在難度這塊可以說毫不退讓,相比1379單一按鍵,《QQ音速》的組合按鍵更多,真是恨不得自己是只章魚。
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太菜了,玩不好音游!音游的樂趣在于精準輸入,能體驗到這類游戲樂趣的本就稀少,再加上此類游戲實在卷的太厲害了,進去不是菜雞就是大神,像我這種反射弧比身高還長的人來說,我看到了,我懂了,可我的身體有他自己的想法。
而韓國原開發商那邊更是早早就拋棄了這款游戲,更新了多年也沒有在核心玩法這塊有什么創新,涼的比國服還快。門檻過高,畫面也沒革新,觀賞性下降,歌曲版權到期,這么多年了還堅守800*600的AV畫質分辨率,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QQ音速》始終無法成為主流游戲,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騰訊對《QQ音速》的魔改以及起初所給的資源,已經算是太子待遇了,可以說,《QQ音速》的內核就注定了它只能成為小眾玩家的心頭好。
在2018年11月22日,騰訊官方發布了一條QQ音速退市的公告,由于開發商解散,《QQ音速》這款運營了十幾年的游戲,也迎來了最后的審判。它經歷過社會的指責,新聞媒體甚至把它稱作《QQ罌粟》;它遭到過冷落,好的壞的,好幾年一概沒有它的新聞,而上熱搜的原因,居然還是因為退市,就像一個多年沒見的老友,最近收到的消息,居然是它去世了一樣,只能感嘆時間過得太快。這些年里,騰訊從一個初入游戲圈的小公司成長為游戲界“老大”,《QQ音速》雖然沒如飛車、dnf那樣立下豐功偉業,卻也是走在前面,開疆拓土的先鋒隊,在黑暗中,走在第一個的人最需要勇氣。
值得慶幸的是,在舒彤我即將成稿的時候,居然剛好看到了《QQ音速》登錄steam的消息,雖然是韓國原版,雖然好多人指責是賣情懷行為,但對于玩過他的人,在聊天室堅守到游戲最后一刻的人,曾經在游戲里磕磕絆絆卻不放棄的人,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埋頭苦練一整夜的人而言,能再次看看兒時的玩伴,多年陪伴的老友,已經是一件足夠開心的事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感謝大家的觀看。
【編輯:弓兵】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