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博士。
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在互聯網行業,轉型翻車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就比如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巨頭,在游戲圈發展至今,留下的更多都是反面教材和業界笑話。
雖說有錢確實可以為所欲為,但再為所欲為也不能無視玩家訴求,不然就只能收獲重金砸出來的游戲大作上線后爆死涼涼的苦果。
(資料圖)
不過亞馬遜近期倒是把重心放在了代理發行上面,一口氣拿下了多款重量級產品的發行權。這或許也是亞馬遜痛定思痛后找到的新的出路?那么今天就讓X博士與大家一起聊聊亞馬遜游戲工作室吧。
劃重點一:用電商思維來做游戲?成績慘淡高層提桶跑路
雖然說亞馬遜在電商領域一直穩坐頭把交椅,但在游戲領域,卻屢遭敗仗。
2016年亞馬遜游戲工作室一口氣公布了三款自研游戲開發計劃,然而《突圍(Breakaway)》直接在開發階段宣告制作終止,胎死腹中;《熔爐(Crucible)》上線后人氣慘淡,帶著IGN 4分的成績單茍活了5個月還是迎來了停服的結局。
《熔爐》在IGN僅獲4分
而唯一的希望《新世界(New World)》終于看到了翻身的苗頭,游戲上線初期爆火,Steam在線人數峰值超過90萬人,超過《CS:GO》成為Steam在線人數最多的游戲,甚至一度成為“排隊游戲”,玩家每天都要熬過漫長的排隊時間才能進入游戲。
《新世界》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91.3萬
但首發的良好勢頭并沒能持續多久,僅一個月《新世界》玩家流失就超過60%,甚至官方也宣布要進行合服。
同時,游戲也因為外掛泛濫、BUG頻出、游戲后期內容單調等原因收獲許多差評。甚至玩家舉報外掛都會收到官方回復“我們不會再回復有關該問題的郵件”……
當然,在中國玩家這邊,《新世界》還有一項最無法理解的限制——“為了游戲環境,游戲不考慮推出中文版”(官方回復原文)。
言下之意,是暗諷中國玩家的游戲素質,不少與《新世界》相關的國外報道,更是直言不開放中文是因為中國玩家喜歡開掛,還舉了《絕地求生》與《逃離塔科夫》等游戲為例。
外國玩家對中國玩家的印象就是開掛能手
但實際上,《新世界》即便是沒有中國玩家,還是涌現出了大量惡意刷bug、使用外掛和刷金腳本的人,在steam評論區,關于外掛的討論此起彼伏。
不管怎么說,亞馬遜這一手明言放棄中國游戲市場的自大,讓不少中國玩家“路轉黑”。
什么年代了,還在“八國語言無中文”
事實上,不論是《熔爐》還是《新世界》都充分暴露了亞馬遜的傲慢與自大。一方面,公司領導層似乎認為只要重金豪擲,就能砸出好作品;但另一方面,任何一款項目的開發和運營都還沿用著作為電商巨頭老套且外行的思路,絲毫不接游戲業的地氣。
不僅如此,項目組內部產能受公司制度桎梏,無法行之有效地優化產品的不足之處;運營團隊也不能放下姿態認真聆聽玩家訴求,對于游戲BUG、外掛這些顯然會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采取漠視的態度,這些都只會讓玩家感到失望,從而流失。
《新世界》Steam評價褒貶不一,后勁乏力
另外,雖然亞馬遜每年都豪擲5億美元來運營游戲部門,但在團隊配置上卻不夠重視。委任的游戲工作室負責人麥克·弗拉奇尼(Mike Frazzini)之前從未有過任何游戲產品開發經驗,開發人手也常常是緊缺狀態。
亞馬遜游戲工作室負責人麥克·弗拉奇尼(Mike Frazzini)
此外,在游戲引擎選擇上,亞馬遜放棄了已經成熟的Unity等技術,反而要求員工使用自家打造的游戲處理引擎Lumberyard,試圖連接AWS為未來更多自研游戲鋪平道路,但這個開發工具被內部員工頗為詬病。
公司氛圍也對前來施展抱負的游戲人才給予了沉痛打擊。由于亞馬遜是電商起家,公司項目以數據為驅動,在推動項目獲批時,員工通常需要提供數據化、冗長的說明文件。但這點在游戲業務上所能呈現的問題極其片面,且會忽視玩家的游玩體驗。
換言之,項目組高層很難真切聆聽到玩家的意見。
在《新世界》上線初期,亞馬遜新任CEO Jassy接受采訪時意氣風發地表示:“游戲,將最終成為亞馬遜最大的娛樂業務。”
但他顯然還是不太明白,游戲,不是做出來有人玩,開發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新世界》一度為亞馬遜打開成功的大門,但亞馬遜還是選擇把這扇門關上
如今,亞馬遜游戲工作室再無新作消息對外,不知是在秘密研發新的翻身作品,還是痛定思痛進行調整。
我們只知道,前索尼在線娛樂(Sony Online Entertainment)的總裁、參與了《無盡的任務》和《星球大戰 星系》等熱門游戲的開發、現圣地亞哥工作室負責人約翰·史沫特萊(John Smedley)也要離開亞馬遜了。
亞馬遜游戲圣地亞哥工作室負責人約翰·史沫特萊(John Smedley)
而他的老板,我們前文中提到的麥克·弗拉奇尼(Mike Frazzini),早在去年就卸任跑路了……
劃重點二:自研不成轉代理,財大氣粗拿下多款大作發行權
在自研產品上屢戰屢敗的亞馬遜也沒有在一棵樹上吊死,憑借著雄厚的資金優勢,亞馬遜將游戲業務的重心轉移到了發行上,一舉拿下了《失落的方舟(Lost Ark)》、《藍色協議(Blue Protocol)》、《王權與自由(Throne and Liberty)》等多款備受關注的大作發行權。
《失落的方舟》對于關注MMORPG端游的玩家來說一定不陌生,這款由《穿越火線》的開發商——SmileGate研發的作品背景設定在中世紀歐洲,游戲職業自由度高、戰斗體系多樣、劇情宏大、加上沉浸感十足的生活系統和成長系統,使之收獲韓服與歐美地區玩家的一致好評。
SmileGate的中世紀MMORPG《失落的方舟》
《藍色協議》則是萬代南夢宮(Bandai Namco)嘔心瀝血研制的動漫風MMORPG,憑借著極其過硬的畫風技術和動漫沉浸感,在此前測試階段持續引爆MMO圈子的話題,吸引了不少動漫受眾。
這樣的跨圈層影響力,可以說至今在游戲業也是少有的。
萬代南夢宮的動漫風MMORPG《藍色協議》
而《王權與自由》則是NCSoft開發的MMORPG新作,游戲幾乎涵蓋了MMORPG能有的一切模式。戰斗為暗黑式的俯視角戰斗,場景可破壞利用程度高。
攻城戰場面宏大,戰斗中技能特效華麗,配合視角的切換看上去十分帶感。
游戲曝出的宣傳片展示了動態的天氣系統、晝夜系統、繁華的城市、可破壞程度極高的場景、精彩的戰斗,都令玩家耳目一新。
NCSoft的MMORPG新作《王權與自由》
尤其NCSoft首席開發管理官Moonyoung Choi在一份聲明中稱:“從在全球范圍發行大型在線服務游戲的角度來說,亞馬遜游戲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在游戲運營、本地化、市場營銷和社區支持等方面都擁有成熟的專業知識。”這讓我們看到了業內對于亞馬遜的歐美市場發行能力還是較為認可的。
拿下這三款實力大作,對亞馬遜來說是希望滿滿,尤其《失落的方舟》目前表現也證實了產品的持續生命力與亞馬遜選擇的正確性,首戰告捷讓亞馬遜有了更多底氣在代理發行上繼續推進,也積累到了與真正貼近玩家需求來制作與管理游戲的豐富經驗。
《失落的方舟》在線人數雖有波動,但亦能保持穩定在20萬左右
事實上,日韓網游在歐美地區的推廣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地域文化的差異、玩家的喜好程度都各有不同,很多在亞洲地區備受歡迎的作品拿到歐美地區就反響平平。能夠精準地選中像《失落的方舟》這樣的成功案例,相信亞馬遜游戲工作室也做了不少功課,當然也有一絲運氣的加持。
但不管怎么說,這樣的開門紅也是為其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不至于讓這個世界首富麾下的游戲工作室落得個凄慘結局。
此前,亞馬遜還宣布了與開發商水晶動力(Crystal Dynamics)的新協議,將代理發行《古墓麗影》新作,并斥資6億拿下《古墓麗影》的改編權,誓要打造“古墓麗影宇宙”。
《古墓麗影》新作將由亞馬遜發行
不過由于亞馬遜目前在歐美地區發行較為成功的作品多為MMORPG,因此《古墓麗影》系列的忠實用戶并不看好這次合作,并為亞馬遜貼上了“只會搗鼓MMO”的標簽。
另外,不管是自研還是代理,亞馬遜持續忽視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以及對游戲產品的宣傳基本上為零的這兩點問題,都絲毫沒有改變。
不管他是否能成功翻身,至少在中國玩家的心中,這樣的公司好感度已經為零了吧。
課后總結:
當然,我們不能憑借自研產品的失敗與代理產品發行的成功,就認定亞馬遜在發行端就更具優勢和前景,大公司的“公司病”是依舊存在的。
時間才是檢驗這一切的唯一標準,至于亞馬遜游戲工作室的未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激戰2》迎來入坑熱潮!全新版本&服務器開啟<<<<<
>>>>>點擊開玩!<<<<<
【編輯:陌陌】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