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四季度以來,資金在不同板塊之間的角逐愈發激烈,科技等前期強勢主線遭遇調整,順周期、紅利、化工等資產則大幅反彈,呈現顯著的“高切低”特征。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風格正發生轉變,均衡配置或成為當下比較占優的策略。
近期,更多資金開始流向證券、銀行、紅利等方向。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在全市場所有股票型ETF中,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 10月以來的資金凈流入額居首,達88.1億元。此外,華寶中證銀行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和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同期凈流入額分別為51.59億元、47.94億元、46.53億元和44.04億元。
資金流向切換背后是市場風格在發生新的變化,此前強勢主線之一的科技板塊近期有所調整。以光模塊和電路板領域為例,其自今年4月初以來漲勢較強,但進入10月之后開始震蕩,太辰光、新易盛、滬電股份等個股較高點均出現較大回調。
而化工、紅利、消費等傳統板塊近期則呈現低位補漲的特征。以銀行股等紅利資產為例,三季度銀行指數下探,股息率則相應抬升,部分銀行股的股息率升至5%以上。進入四季度,銀行板塊再次獲得資金青睞。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銀行指數四季度以來漲幅超10%。
“短期看AI算力板塊的交易難度或有所上升。一方面,三季報披露完畢,板塊已積累較大漲幅,隨著樂觀預期基本兌現,存在消化估值和獲利了結壓力;另一方面,市場資金可能會進行高切低的調倉換股操作。”華南某公募基金經理對上證報記者表示,10月以來,其持倉中已逐漸降低科技板塊的倉位,轉而投向了高股息、航空等方向。
上證報記者還注意到,近期部分紅利策略基金陸續開放機構客戶申購或大額申購,以期承接增量資金。例如,易方達基金近日公告稱,易方達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ETF聯接發起式和易方達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發起式分別自11月14日和12日起恢復辦理機構客戶在全部銷售機構的大額申購業務。無獨有偶,交銀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指數、鵬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數發起式等多只紅利策略產品也于近期解除限購模式。
展望后市,業內人士認為,臨近年末,資金風險偏好趨于平穩,均衡或是更優選擇。“滬指4000點可能是本輪行情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下半場宜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上證報記者,本輪行情的上半場以結構性行情為主,科技股表現突出;下半場有望向普漲行情逐步演進,更多板塊或將活躍。近期醫藥、消費等板塊的白馬股已明顯上漲,輪動跡象初步顯現。
長城基金基金經理龍宇飛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盡管AI醫療等醫藥新科技方向近期表現一般,包括創新藥在內的醫藥子行業也出現了調整,但并不意味著后續沒有機會,“只要產業趨勢繼續演進,同時股價和籌碼結構處于低位,那么該板塊可能將是未來資金切換的潛在方向”。
華泰證券在展望2026年度的研報中也闡述了平衡配置的觀點:AI產業鏈、國產化、資源品等仍是值得關注的核心品種,明年一季度可布局有景氣邏輯的非銀金融,以及沿著新資金偏好的高股息、航空、部分化工等板塊,亦可適度埋伏高賠率板塊,如消費、地產等。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